股市配资开户 出伏啦!做好养生这几点,有效防止“秋后算账”

发布日期:2024-09-19 23:00    点击次数:140

股市配资开户 出伏啦!做好养生这几点,有效防止“秋后算账”

“把握黄金1000天,是对孩子一生的最佳投资”

8月24日出伏,一年中最炎热的40天超长“三伏天”终于过完啦!但民间也有谚语道:“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说出伏之后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总体来说,“秋老虎”虽然气温仍高,但早晚已不是很热,凉爽之意渐足。不过这个时节,由于温度波动频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还是很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疾病,因此,在这个时节养生防护极其重要。

避免疾病“秋后算账”,出伏后这5件事不要做

1.不要太早晨练

出伏后的初秋时节,温差逐渐加大。有些人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2.不要喝水太少

出伏后,出现高温天气的次数依旧不少,身体水分大量蒸发,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普通人每天喝水2000-25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3.不要过度贪凉

出伏后,早晚比较凉快。应注意保暖,及时增添衣服,早晚穿衣护好脖子、后背、脚部。因为这些部位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4.不要整夜开空调

出伏后使用空调要十分注意,尽量不要在夜晚睡觉时开空调,即使要开最好定时,以免半夜时空调的阴气与外界的寒气入侵人体内脏、经络和骨关节,引起感冒、腹泻、颈肩腰腿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5.不要睡得太晚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也就是常说的“秋乏”。为了缓解秋乏,需要睡得早一点,一般晚上十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早睡早起,较之夏季增加1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或者通过午睡的形式增加睡眠。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出伏防病防燥,这两个穴位要多按

1.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内踝后方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为肾经原穴,可缓解咽干口热等症状,按揉时感觉发酸发胀为标准,一般每天按揉2次,每次按揉5-10分钟,以晨起和睡前按揉效果较好。

2.大椎穴

中医有“热病觅大椎”一说,是说此穴有清热解表之功,所以这段时间可以经常刺激大椎穴,以调和阴阳,促进平衡。

应对“多事之秋”,这类食物要多吃

秋季是蔬菜、水果、海鲜等大量上市的季节,其中,名字里带“秋”的食物特别适合秋季养生,推荐以下三种:

1.秋葵

秋葵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胡萝卜素、锌、硒等,其膳食纤维含量也较高,有助促进肠道健康。秋葵中有黏黏的液体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秋葵多糖,具有辅助降糖、降脂、抗氧化等功效。

2.秋刀鱼

秋刀鱼不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锌、硒等多种矿物质,以及维生素E、维生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还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EPA和DHA等不饱和脂肪酸,对抑制高血压、促进脑发育、保护心血管等都有一定好处。

3.秋梨膏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便干燥闷、劳伤肺阴、咳吐白痰、久咳咯血等呼吸道病症。脾胃虚弱、手脚发凉、腹泻的人最好别吃秋梨膏,以免虚寒症状加重。

市面上秋梨膏有很多种配方,需要根据症状选择:①肺燥津伤者,症状为干咳、痰少或黏、口干咽干鼻干,或伴有声音嘶哑,午后潮热等,可选择含有川贝母(粉)、罗汉果、生地、沙参、麦冬、白茅根等润肺中药的秋梨膏。②痰热蕴肺者,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咳痰、痰多色黄、口干而黏、口渴等,可选择含有浙贝母、枇杷叶、陈皮、茯苓等清热化痰中药的秋梨膏。

需要注意的是,秋天有收敛、肃降的特点,肝气受到压制,容易肝气郁结,产生“悲秋”、“忧郁”的消极情绪。平时要注意心情调节,不要生闷气,多做心理疏导,保持好心情,可以喝一些玫瑰花、佛手花、菊花,疏肝理气,若经常生气也可推推肝经。

实习编辑 黄书康 综合整理自健康时报、生命时报、健康北京、重庆市中医院服务号、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股市配资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