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余个海内外项目获奖证券杠杆平台,12个人才创业项目与投资机构、银行等进行意向投资签约和意向授信签约……2月25日,由浦东新区人才工作局、浦东创投集团举办的首届浦东新区“明珠杯”创业大赛落幕。
通过大赛层层交流比拼,又一批创新创业种子在这里找到了肥沃的土壤,开始生根发芽,众多来自海内外的创业人才与浦东“结缘”。
获奖者获“真金白银”的支持
本届浦东新区“明珠杯”创业大赛旨在通过“以赛代评、赛投联动”,吸引集聚海内外科技人才创业项目,搭建人才、技术、项目、资本的对接平台。大赛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海内外超600个创业项目报名参赛,其中具有海外学习和从业经历背景的创业人才占比超7成。
据悉证券杠杆平台,大赛一、二等奖获奖者可推荐为浦东新区“明珠领军人才(创业类)”和“明珠菁英人才(创业类)”建议人选,并将获得“真金白银”的支持。以一等奖为例,项目落地后可获得100万元的一次性个人资助,150万元的团队奖励,最高1000万元的股权投资支持,以及落户、安居等综合服务保障。本次大赛的获奖者不仅能获得资金支持,还将有机会得到投资、创业空间、人才配套服务等综合支持,助力项目在浦东这片科创沃土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我们是一家创业公司,专注于AI合成数据方向。这次大赛让我们受益匪浅,评委们的专业点评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组委会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获奖选手俞开文说,特别是看到浦东对于人才的政策非常好,未来计划在上海进一步拓展业务。
聚焦硬核产业赛道
在赛道设置上,大赛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并重点关注生物制造、精准医疗、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AI大模型等细分方向的小切口项目,依托浦东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上的引领优势,持续集聚海内外高科技领域高层次人才。
各硬核赛道亮点纷呈,比如微创闭环植入式脑机接口、高维生物学靶点发现平台、低空飞行器高性能燃料电池创新应用等多个高潜项目,尽显科技“底色”。
“从这批入围决赛的项目来看,呈现出质量高、创新力强、市场潜力大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浦东对海内外创业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能源协会会长熊健表示,“比方说我们看到在新型储能、动力电池方面,很多项目既有很好的国际化的团队,也有技术引领基础,在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上都表现很突出,应该说对浦东在新能源领域技术策源方面,将会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批专业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在本次大赛中积极推荐人才团队参赛,获得“精英人才伯乐奖”,后续将受邀以“引才伯乐”身份加入浦东新区“全球引才伙伴计划(GTP)”,帮助浦东面向海内外延揽更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有重要引才贡献的将获得最高100万元奖励。
作为上海第一批高质量孵化器之一的璞跃中国此次向大赛推荐了多家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企业。璞跃中国基金合伙人朱晓雯表示:“大赛不仅是很好的展示舞台,而且能让企业更加充分地了解支持政策、营商环境,找出最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作为机构来说,我们希望能够为大赛贡献更多的项目和创新资源,同时在这个平台上与更多投资机构认识和交流,共同为创投生态增加一些新的活力。”
“赛投联动”破解初创项目融资难题
“赛投联动”是此次大赛的亮点之一。主办方精准聚焦初创项目在融资方面的困难,通过“赛投联动”模式,突破“瓶颈”,推动一批前沿技术、科研成果在浦东落地转化。
颁奖活动现场,浦东创投集团、启明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等分别与12个人才创业项目进行了意向投资签约和意向授信签约。
据悉,有多家银行共同为大赛获奖选手发起意向授信。比如浦发银行为大赛推出专属金融服务方案。获奖选手个人和企业可分别获最高300万元和3000万元信用贷款,而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则可分别提升至5000万元和1亿元。